储能电池产能也过剩了,储能电池厂正困于产能利用率中,亿元级别的巨额亏损并不鲜见。
近两年来,从黑芝麻到游戏企业昆仑万维,再到光伏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储能吸引各行各业玩家布局,但由于储能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不少企业“跨界失败”。正如任正非在《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一文中曾说过,“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擅自扩张,那只能是自杀。”
然而在这种风险环境下,仍不断有公司投身储能赛道,其中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跨界而来,他们更早步入过剩,在低价内卷中经历“洗牌”,选择投入储能行业,或是都瞄准了一个空白市场——长时储能。
电池企业开始两条腿走路
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预计,到2025年储能产业规模将破万亿。近两年来,有越来越多动力电池企业涉足储能赛道。截至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出货前十中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都已切入储能赛道,谋求“动力+储能”双赛道发展。
2024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了储能系统新品——天恒(首款5年零衰减储能系统)。储能已经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年报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营收占总营收的14.94%,且从营收增速来看,储能电池系统快于动力电池系统。
比亚迪目前储能电池累计出货量已超40GWh。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公司未来将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个方向高度协同发展。
正在承受疯狂扩产后果的中创新航也开始两条腿走路:动力电池和储能。近期透露将会推出两款全新的储能电芯产品,未来储能业务在中创新航业务中的占比将达到20%至30%(2023年储能营收占17.7%)。亿纬锂能也在去年底投资37亿元加速扩大储能电池的生产规模。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已加码在储能领域的布局。
动力电池下场储能是降维?
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造储能产品来说,攻克技术壁垒并不容易,相对而言动力电池企业进军储能,似乎信手拈来。
动力电池相比较储能电池,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更高。动力电池需要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输出,以满足电动车辆对加速性能和行驶里程的要求。再者,由于动力电池受到汽车体积、重量的限制以及启动时的加速,动力电池要比普通储能电池有更高的性能要求。
拆解电池结构,动力电池包含了与储能电池相类似的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若动力电池厂商通过采购或代工得到储能变流器,便能组装储能电池。
而动力电池也正因还具备更高技术要求的电芯、电气系统,技术开发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因此动力电池企业切入储能,在工艺和开发经验上均有先天优势。
此外,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入局储能电池,也可能是基于回收动力电池的筹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提到,其实动力电池退役后可以做储能,这需要根据电池衰减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同时二次利用也对环境保护有益。
动力电池企业“左手动力,右手储能”,向储能领域延伸布局。而外行似乎只能知难而退。
例如跨界储能的南方黑芝麻公司宣布35亿磷酸铁锂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搁浅;游戏公司昆仑万维以入股储能企业的方式跨界储能仍是折戟,转让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瞄准长时储能是“稀缺”赛道?
储能进入过剩时代,但仍存在空白市场。目前来看,长时储能市场规模还较小,产业链尚不成熟,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长时储能可跨天、跨月,乃至跨季节充放电循环,能满足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越高,所需储能时长越长。当前,中国新能源渗透率正持续提升,这意味着长时储能的需求会快速释放。
机构预计,长时储能潜在市场空间从2025年开始将大规模增长,全球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0GW-40GW,累计投资额约500亿美元。
在中国,目前锂电储能市场的“卷”还主要集中在2小时以内的短时储能领域,而4小时及以上的长时储能赛道则可称之为“稀缺”赛道。无论是去年海辰储能发布的MIC1130Ah产品,还是亿纬储能推出的超大叠片智慧电芯“Mr.big”LF560K——628Ah产品,亦或是日前刚发布630Ah长时储能电芯的天弋能源,从产品研发之初便定位于“专为4-8小时长时储能市场打造”,瞄准长时储能赛道。
储能,尤其长时储能是碳中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动力电池等企业入局,会推动储能技术加速突破,但需警惕恶性竞争。有业内人士称,储能电池激烈的价格竞争还让动力电池的价格上不来,且储能电池倾向于向低端电动车消化库存,进一步挤压了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中国目前有上万家储能企业,但大部分产品毛利率比较低,导致企业缺乏后续资源与经费继续投入研发。
深圳国瑞协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卓清锋表示,储能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今年下半年或将迎来行业大洗牌,届时至少一半以上的集成企业将被淘汰。
原文标题:万亿赛道大洗牌:动力电池企业仍跨界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