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下载app官网-“价格战”战火下,宁德时代挨了一记重拳

更新时间:2024-12-23

TEAM

作者:大众侃车张娜

排版:橘子洲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千城数智(效果营销智能机构)出品

2024年3月7日,宁德时代遭抛售,卖出金额为4.1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半个月内,北向资金对该股减仓已近68.77亿元。

二级市场上,宁德时代被看低。2023年1月30日,宁德时代市值创下年内最高值,达11495.69亿元,而2024年1月24日,这一数值仅剩下6622亿元,一年内,总市值缩水近4900亿元。

不只是宁德时代,2023年下半年,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也有两位数的下跌。尽管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处于龙头地位,但仍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01议价绝对优势衰弱

2024年开局,在比亚迪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后,中国汽车市场再次进入了新一轮“价格战”。表面上这是中国品牌在价格上的纷争,实则背后是技术停滞进步、产品高度同质化让产品具有可替代性从而使得车企开始慌张,企图用价格来吸引面对多款新品已经眼花缭乱的消费者。

当然不可否认,一些车企有着全产业链以及规模化的优势,但也有一些车企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主动加入“价格战”以求得留在“牌桌上”。

虽然是车企之间的竞争,但这也在无形中透露了如宁德时代一样的电池厂商面临危机。

▲一方面,插电混动车型已经成为车企当前布局的动力路线,该动力路线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纯电动动力路线。这是基于对纯电续航焦虑以及燃油车的低经济性而发展出来的一条适合于当前消费者需求的路线。

它基本实现了超越传统燃油车的驾驶性能和耗油量,也进一步缓解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和驾驶乐趣。

但这对于宁德时代并不友好。众所周知,插电混动车型的电池容量要比纯电动小的多。以比亚迪宋PLUS DM-i车型为例,其最小的电池容量为8.3kWh,最大容量为26.6kWh,而纯电车型最小电池容量要比这还要大。

▲另一方面,“价格战”的爆发倒逼电池厂商降本。在电动车中,电池是核心,也是最大成本,所以在车企的“价格战”中,压的正是电池的价格。当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加之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在车企与电池厂商的谈判中,车企逐渐有了电池的议价权。

“2024年,我们希望原材料采购降本的幅度达到15%-20%,这个压力非常巨大,但是我们需要一起想办法解决,否则整个在行业竞争当中就很难生存下去。”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如是说。

这种情况下,电池厂商面临着两个路线:一个是保持不降价,主机厂们定不会任由电池厂掌握命运,“脱钩”成为主流;另一个是降价,利润自然进一步承压,公司降本增效成为必然。

如今的新能源车企早已不像前几年一样,去电池厂商门口蹲订单,两者之间开始出现分歧,这是成本、利润分配衍生出来的诸多问题。

02车企“两条腿”走路不可逆

作为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正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以保证领先地位。

2022年3月,有消息透露,宁德时代正在考虑在北美选址修建一个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亿)的大型工厂,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客户供货,该公司的目标是修建一家电池年产能至多80GWh的工厂。

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它们暂时还离不开特斯拉等车企,但是车企们正在密谋摆脱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将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采购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早在去年1月,特斯拉位于德州科博斯克里斯蒂市的炼锂厂已经悄然动工,整个项目将投入3.75亿美元。

事实上,不只是特斯拉正在将电池的议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车企同样如此。除了比亚迪的电池、长城的蜂巢能源早就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外,2023年,车企们加快了自研。

例如,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用一场14小时左右的自驾直播,向外界展示了自家150度超长续航电池包的能力。

再比如,极氪发布了其首款全栈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金砖电池,该电池可实现充电15分钟增加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性能。

再比如,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也竣工投产,同时还发布了2.0系列相关新技术突破——P58微晶超能电芯,具有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达250公里的能力。

长安汽车“金钟罩”、上汽通用五菱“神炼电池”、上汽集团“魔方电池”……多家自主车企在有意建造自己的电池供应链。

但有一点需要知道,自主车企自研电池也并不意味着车企们要抛弃宁德时代,现阶段,它们正在用“两条腿”走路。例如,极氪007同时采用金砖电池和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蔚来即使肯定了150度超长续航电池包的能力,但由于产量较低,也会采用外采模式来满足产能。

侃车说

根据宁德时代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净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毛利率也同比环比增长,业绩说明了宁德时代目前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已经从2016年的43.7%的高点下降到2023年前三季度的21.92%,两位数的下跌正在给宁德时代警示:一是同行的赶超、车企的逼近,产品竞争力逐渐减小;二是庞大的研发投入支撑新的产品推出,但这能否有效带动产品升级,从而增加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原文标题:“价格战”战火下,宁德时代挨了一记重拳